西藏青年报旅游 广东最灵动的城市,功夫与艺术刚柔并济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最灵动的城市,功夫与艺术刚柔并济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潜移默化地烙印在城市的历史进程中,演化为城市的文化性格。

在江河密布的珠江三角洲,水流无疑是塑造这片土地的主要元素。而位于珠三角腹地的中国佛山,更是离不开江河的滋养。一座如流水般生生不息的城市,既像江南水乡,又有江湖气魄。

众所周知,佛山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桑基鱼塘耕作模式,酿出了享誉全国的豉香型白酒,织成了无比潮流的香云纱,也塑造了最激情生猛的龙舟文化。而创造这些让全世界熟悉、亲切的佛山记忆,离不开佛山流动的基因。

可以说,佛山堪称人类城市发展历程的奇迹样本。毕竟纵观全世界,很少有城市像佛山这样,既保留如此完整的水乡形态,又将水乡文化传播到海内外,创造出既独一无二又海纳百川的文化底蕴。

佛山流动的基因,从带“水”的地名开始

初到佛山,你一定会被其与水相关的地名所吸引——不论是人流如鲫的地铁站,还是偏安一隅的村庄,带有等字的地名高频出现。

以水体为地名,是水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地图软件里搜索这些带“水”的汉字,其在佛山地区的出现频率难以统计;假如输入“沙涌”进行搜索,更会发现在佛山至少能找到4座名字一模一样的村落。

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北江、西江穿城而过,域内3206条大小不一的河涌纵横交错,外加146座镶嵌在五区的湖泊和水库,构成一个复杂的河网生态系统。这让佛山四分之一的面积均为水域,“水乡泽国”的称呼名副其实。

让历史往前走几步,佛山更离不开江河的润泽。远古时期,佛山绝大多数地方都被珠江覆盖,今天的佛山闹市区一度是珠江入海口。沉积作用下,被江河没过的不少地方逐渐成为陆地,而后来自中原的汉人移居至岭南,筑堤围垦,佛山逐渐形成了城镇的模样。随着生产力发展,佛山逐步变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以及繁盛的“帝国铁都”。

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佛山星罗棋布的大小河涌,构建了繁盛的内河运输网络。佛山出产的陶瓷、铁锅、丝绸、成药等货物,从汾江河出发,通往全国各大商贸重镇。康乾年间成书的《佛山忠义乡志》列出了“佛山八景”,其中就有关于水路运输的“汾流古渡”“南浦客舟”,足见佛山航运业之盛。

大小河涌让佛山成为富甲一方的“四大名镇”之一,也促成了佛山粤剧的传播、发展。明代中叶,粤剧伶人乘船顺着蜿蜒的河道来到佛山,在大基尾的琼花会馆登台献唱——这是当年粤剧行业首屈一指的行业会馆。感情细腻、低回婉转的粤韵南音响彻佛山,粤剧发展由此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佛山如江河中的舟楫,一路乘风破浪,冲在时代的前沿。

当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广三铁路沿着北江开进了河口,佛山最古老的邮局、广东最古老的海关大楼围绕着火车站相继落成,一批勇敢的三水“红头巾”从河口奔赴南洋,佛山和更辽阔的世界就此相连。

气定神闲的水韵魅力

漫长岁月里,佛山靠着四通八达的水路改变了江湖地位。把历史的视野拉到当代,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依然影响着佛山的城市变化。

1981年,刚刚恢复建制的高明将新县城选址确定在西江岸边的一片称为“秀丽围”的滩涂。旧时,高明县城地处群山环绕的明城,对外交通极为不畅,发展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相比之下,西江对岸的南海、顺德,凭借星罗棋布的河涌实现了城镇发展的畅通与鲜活。

此后,高明架桥修路,用交通打通西江天堑,缩短城市之间的物理距离,使这座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农业小县城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区之一。

2022年,一路升级的高明跻身“千亿俱乐部”,助力佛山成为广东唯一的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的城市。广东人坚信“以水为财”,地处岭南核心的佛山更懂水创造的价值。

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魔水”健力宝让三水驰名中外,也让三水抓住了饮料行业的金字招牌,成为著名的“中国饮料之都”;北江下游的顺德北滘,自80年代起开始从事家电生产,如今汇集了超过200家规模以上家电企业,使这个面积仅92平方千米的水乡小镇成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工业内核。

被水充分滋养的佛山,练就了一身制造各种工业爆款的本领。人们惊艳于佛山创造的工业奇迹,也被这座城市包容万物、气定神闲的水韵魅力深深吸引。

佛山水韵的柔美、秀丽,在闹市中央就得以窥见。位于禅城核心区的梁园始建于清代,住宅、祠堂和园林三者浑然一体;而顺德的清晖园则更别具匠心,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信手拈来,组合成一幅雅致朴素、主次分明的岭南园林画卷。

佛山温润的姿态,还藏在城市公园中。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山公园,是佛山最早的市民公园,园内占地150亩的秀丽湖见证了老佛山人的激情岁月,也是新佛山人享受“公园20分钟效应”的宝藏打卡地。而始建于1999年的千灯湖,历经二十五载,尤其是近年在“水上南海”战略的规划下,已成为集城市景观、工作休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广佛都市圈的“掌上明珠”,俨然成为佛山的“城市客厅”及“城市封面”之一。

穿城而过的东平河,是佛山重要的内河航道。流经石湾、南庄一段的河道,两岸曾聚集了大大小小的陶瓷工厂,如今随着产业升级,它们悉数变成崭新的公园、绿道、艺术馆或文创园区。

河道一路向东穿过澜石大桥和东平大桥,北岸成为富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滨水区,与南岸高楼林立的佛山新城组成最耀眼的、一河两岸的现代化都市景观。

佛山水乡文化的B面

某种意义上,佛山千百年来能够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从来都离不开水的滋养。用佛山资深媒体人龙建刚的话来说就是,佛山的每条河涌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所有河涌都是相通相连、互相依赖的。

阡陌水道贯穿佛山全境,编织出城市发展的脉络;而历经千百年浸润的水乡文化,则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

网络百科全书上,对佛山的介绍大多含有“生猛”“功夫”“匠人情怀”等词语,佛山的美食制作技艺、赛龙舟、香云纱、石湾玉冰烧酒与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人们讲起赛龙舟,会自然联想到南海叠滘的“龙船漂移”;提起粤港澳大湾区美食,必有顺德美食的一席之地;说到功夫,黄飞鸿的无影脚、叶问的咏春拳当仁不让……

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佛山的水乡文化不仅能够盛产爆款,还能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与时俱进,迸发历久弥新的B面。

在西樵山南麓,有一片珠三角地区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间少有美景”。其中,桑园围(又称“桑园围水利设施”)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九江镇,顺德区龙江镇,始建于北宋时期。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把桑园围列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它是珠三角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是广府文化的共同精神家园。

从这里诞生的香云纱,生产要求近乎苛刻,无愧“软黄金”的美名。与此同时,近年来香云纱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设计师青睐,成为时尚潮流单品。

攀上西樵山山顶向北俯瞰,佛山的“新晋网红”听音湖镶嵌在闹市中央。今年11月,以“水係南海”为主题的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西樵山下拉开帷幕,现代文化列坐其次地排列在西樵、九江两镇的河涌旁,水天一色的艺术风格让五湖四海的艺术爱好者看到灵秀水乡的接地气尝试——“村里人搞艺术,比城里带劲多了”。

作为中国著名的“龙舟之乡”,佛山人的龙舟从河涌“扒”到陆地,把龙舟的魅力从叠滘的“S形弯道”播撒到全世界。每年秋天,佛山的龙舟好手都要在一年一度的秋色巡游上“扒”几回陆上龙船,近距离演绎“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龙舟竞渡。

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的“佛山秋色”,集车色、马色、水色、地色、灯色、飘色、景色为一体,长期以来是佛山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近年来,佛山秋色还将明清两代盛行的乡饮酒礼融入其中,以玉冰烧酒为媒介,在觥筹交错间弘扬美德,把佛山最独特的“仪式感”在欢乐祥和中传播开来。

传统和现代在淙淙流水中相互融合,迸发佛山“遇水则灵”的B面,这是佛山这座制造之都向世人展示的水灵灵的活力。

(中国新闻周刊)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