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育人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准定位。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能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时代特点,明确时代赋予数学课堂的新任务,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旨在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时代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堂新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树立育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全新的改革升级,以先进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持续性、主动性学习的内驱力,带领学生探索个性化学习方法,不断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元素,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创新应用新型教学方法,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为小学生创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重视教学情境化实现课堂激趣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本着育人的原则转变生硬的教学思路,实现小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数学领域。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人性化教学的重要体现。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理论置于生动的情境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课堂激趣的目的。这样学生才能在浓厚的兴趣趋势下提升学习效果,推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实施[1]。以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为例,这堂课要求学生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等图形并感知其基本特征。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堂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将板擦高高举起然后提出问题“请问你们还能看到哪些与板擦形状相同的物品呢”。这时小学生会从周边的事物入手寻找与板擦形状相同的事物如橡皮、铅笔盒、桌面、座椅靠背、直尺、书等等。然后教师可以更换物件拿出水杯,引导学生寻找与水杯形状相同的物体。学生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教室外面的旗杆、锦旗上的木杆、教具中的圆柱形积木等等与水杯的形状相同。教师抓住了小学生趋向熟悉事物的心理,创设了亲切温馨的学习情境,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元教学法丰富学生体验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建构生本主义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讲述式教学法,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深刻揭露了教育的本质。小学数学教师基于课堂内容的千变万化及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摸索教学方法的多样态,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打开教学思路,探究及应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对数学课堂有更丰富的体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以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在学习《十几减9》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研究十几减9的多种计算方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以发现十几减9可以通过列竖式直接求得数,还可以以拆十法拆开减数进行简便计算。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实现本课的深度学习。在学习《十几减8、7、6》时基于上一堂课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学生对这堂课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十几减5、4、3、2》时学生的运算能力有了一定的巩固提升,那么教师便可以融入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运算速度,引导学生又快又准地进行数学计算[2]。这样教师通过多元教学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现代化
新时代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优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优势,推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3]。新时代下教师要掌握科学使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方法,助力小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有效性。以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为例,这堂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不同角度所观察的物体形状。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足,本堂课程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十分有难度。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性的展示功能带领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深化对本堂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虚拟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体,然后通过信息技术拖拽、旋转、放大、缩小的功能变化物体的位置,转换不同的观察角度,使学生能在直观展示中明确物体的形状变化,树立科学看待事物的正确价值观。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推进数学课堂的现代化还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组织实践活动提升课堂实用性
新时代下具备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才是社会所亟需的人才类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因此教师应指向创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数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应用平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创新应用。以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为例,学生需要在本堂课程的学习中具体了解毫米、分米两个长度单位并进行二者的转换运算。为了深化学生对毫米、分米两个长度单位的感知,教师便可以组织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直尺对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际测量并以毫米、分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测量数据。这个实践中学生需要对物品展开亲自测量,逐个记录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毫米与分米之间的转换。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对两个长度单位有更明确的认识还能对其进行创新应用,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实用价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聚焦课堂的育人功能,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推进传统数学课堂的改革,建构现代化的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况,探究数学教法的创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之旅,将数学课堂真正打造为科学育人的竞技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浩懿.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2(04):34-36.
[2]李瑞杰,赵妍.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4):29-30.
[3]刘爱慧.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21(1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