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藏的“秦陵二号铜马车”。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一。在生产力有限、基础设施匮乏的古代,车船是打破地区与地区隔绝状态的必要工具。古代交通工具的性能虽然无法和飞机、汽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相比,但是它们也拥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在成百上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升级嬗变,凝结着古人的智慧。
孙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研究院名誉院长,他曾长期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对服饰等古代物质文化亦有深入研究。孙机认为,虽然文化交流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但是古代中国文化不必都到外国找“原型”,许多文化成果可以在本土发现原创,车船等交通工具就是例证之一。
中国古车性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在学术界,对于中国古车的起源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车来自西方,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车是中国自己发明创造的。孙机是中国古车本土起源说的支持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本土起源说提供了许多证据。
按绝对年代而言,车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西亚更晚。目前已知最早的车辆图像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乌尔王陵的镶嵌画中,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中国与车相关的最早考古发现可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早商时期。考古人员在河南偃师商城发现了车辙印、青铜车軎和铸軎用的陶范。
但是孙机认为,中国古车的创制时间应追溯至更早的夏代。从技术史发展顺序上讲,新石器时代,轮转工具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得将轮子应用到车上成为可能。从古文献记载上讲,夏代的奚仲是造车第一人,且夏启与有扈氏作战的誓师词中或已表示那时便有可容三人的战车了。
孙机总结,我国古代马车采用过轭靷式、胸带式和鞍套式三种系驾方法。中国商周秦时已经采取了中国特有的轭靷式系驾法。这样的系驾法不仅看不出任何受西方影响的痕迹,还不会影响马匹的呼吸,比西方的系驾法更适合马体特点,有利于马力发挥,具有更快的速度。
而自战国开始,独辀车逐渐被双辕车代替,出现了新的胸带式系驾法。胸带式系驾法更加简便,使马体局部受力减轻,马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而西方在双辕车上运用胸带式系驾法则不早于8世纪,比我国晚了约1000年。
直至元初,为了弥补胸带式系驾法的劣势,我国系驾法进一步发展为鞍套式系驾法。这种系驾法减轻了对马匹的负担和伤害,并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马力。由此孙机以系驾法为依据,论证了我国马车是独立发明的且一直走在独特的道路上。
除了马车,我国古代在陆上交通方面对世界的另一项贡献是发明了马镫。中国人以坚固的材料制作了双马镫,骑者在马上才能获得稳定的依托,从而能更有效地控制马匹。我国古人于魏晋时期发明双马镫后,被誉为“中国鞋”的马镫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传到欧洲。
孙机表示,古代西方在车马技术方面也有强项,例如发明了车轮转向装置使四轮车成为可能,很早就开始使用蹄铁等,但我国古代在陆上交通方面具有原创性的世界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古代中国拥有高水平造船技术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中国人“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孙机指出,中国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无数天然良港。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在中国就超过两万条。各个时期的古代中国人不仅不避讳水,还创造出了高水平的造船技术。
早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6支木桨出土。在江苏武进奄城,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艘西周时的和一艘战国时的独木舟。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汉代的橹是一件效率很高的工具。橹叶在水中左右往复滑动,阻力小而升力大,连续而高效,兼具推进和操纵航向的功能。因此有“一橹三桨”“轻橹健于马”等说法。
在造船史上,汉代最重要的贡献是舵的发明。文献记载可证西汉时已有舵的雏形。从出土的汉代陶船来看,早期的舵也已经出现。广东德庆汉墓出土的陶船在舵楼后壁开舵孔,孔的两侧有托架。虽然其舵与托架上的支撑件出土时均已不存在,但从结构看,此船装的可能是垂直舵。航行时,水流在舵面上会产生舵压。舵压虽小,但由于它和船的重心有一定距离,根据杠杆原理,会对船体产生较大的扭转力矩。
除了河里的船,中国人在海船建造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汉代时期已经有了船帆,文献表明当时已用风力行舟。船帆在我国的出现虽然比西方晚,但中国的帆多为硬帆,用竹篾、蒲叶等材料编成,辅以竹竿制成的骨架,帆面能得到均匀的支撑,又可以折叠或者部分张开。风帆配合舵运用,对来风与水流或迎或拒,可以有效地控制航向,并保证船速和行船的安全,体现了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从宋代到明代,中国人制造出了许多大型海船。最重要的宋船遗存是1974年在福建泉州后渚港出土的海船。据测算,该船复原后船长30米,甲板宽10.5米,吃水3.75米,排水量454吨。它的大小和哥伦布的船队中长28米的旗舰相仿。至于明代的郑和宝船,可能具有多达120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骇目耸听的大船。
物质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孙机认为,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资料纵然多半与重要历史事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人民生活的见证、科技水平的标尺,是其所属时代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仅仅从交通技术来看,船舵是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发明的,西方到11世纪才使用,比中国晚了1000年;在车的使用上,胸带式系驾法也比西方早了1000年。将古代中国的物质文明总括起来加以回顾,就会发现古人的发明创造不计其数,从天文数学到农田水利,从烧砖制瓦到制车造船,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丝织、造纸、冶金、制瓷等诸多发明,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孙机表示,回顾中华民族5000年来走过的路,无数领先世界的发明成果熠熠生辉。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优秀的物质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